重庆提议建设新中外合作大学,对标上海纽约大学,提升高等教育资源
重庆提议建设新中外合作大学,对标上海纽约大学,提升高等教育资源
近期,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块建议,重庆市委应考虑建立一所新的中外合作型高校。目前,重庆仅有西南大学西塔学院开展此类教育项目,与发达地区相比,存在较大差距。该网友期望通过引入鲶鱼效应,提升重庆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。重庆市委对这些建议进行了答复,同时已将相关事宜转交给相关部门开展研究,这一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重庆建言引关注
近期,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块建议,重庆市委应考虑建立一所新的中外合作型高校。目前,重庆仅有西南大学西塔学院开展此类教育项目,与发达地区相比,存在较大差距。该网友期望通过引入鲶鱼效应,提升重庆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。重庆市委对这些建议进行了答复,同时已将相关事宜转交给相关部门开展研究,这一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深圳模式可借鉴
深圳的高校过去并不显眼,但近期它们正加紧提升自己。它们先是引入了清华、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在深圳设立分校;随后,又与全球一流大学合作,共同创建了新的高等学府,比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。然而,目前我国对高校跨区域办学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控,原则上不再同意设立包含本科教育的新大学。
中外合办之现状
十多年来,中外合作大学发展迅猛。以2019年中国顶尖大学排名为例,宁波诺丁汉大学新生的高考成绩位居第105名,其表现堪比众多一流学科建设高校。今年3月,教育部批准了44个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。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2018年已有234个相关机构和项目依法被取消。
办学难点着实多
建立一所全新的中外合作大学并非易如反掌。首先,要确定校园的地点并征得必要的土地,这需要挑选合适的地点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校园建设。其次,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也是一大难题,要找到既符合标准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并不简单。此外,必须搞清楚学校的办学方式,同时积极寻找国外高校的合作意向。在此过程中,需要妥善处理教育观念、教学水平等核心问题。
留学跳板受欢迎
这所由中外合作建立的学校,被看作是家门口的海外留学途径,许多中国学生将其视为出国留学的重要阶梯。以2019年上海纽约大学的毕业生为例,他们中有八成选择了去美国继续深造;同样,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中,超过七成选择了前往英国继续学业。在国内接受了优质教育后,他们得以在海外继续推进自己的学术和职业成长。
疫情影响待观察
疫情突然来袭,许多原本热门的留学目的地国家情况不佳,这让众多中国学子开始重新审视是否继续选择出国深造。现阶段,他们或许会考虑报考一些中外合办的高校作为备选方案。然而,从长远角度考虑,如果国外留学政策收紧,中外合作办学也可能会遇到困难;如果政策保持不变,留学前景可能不会发生显著变化。
这类合作办学的机构在资源短缺的城市中能发挥多大效用?对此,您有何见解?不妨点赞,转发,并留下您的观点。